3月30日下午,传媒学院党委教工党员、学生党员骨干等40余人乘坐大巴来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开展学习活动。
这是一幢沿街的住宅建筑,坐北朝南,建于1920年秋,原为李汉俊及其兄李书城租用居住的“李公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1952年,中共一大会址修缮后作为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只是内部开放,接待重要中外来宾。到了1999年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并开始对外开放,在施工期间,全上海市的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了工程的义务劳动和自愿捐款。到了2017年,全年纪念馆参观人次已达83.5万。
站在道路对面,可以清晰看见会址外墙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雕刻和“106”号的标志。红砖和青砖组成的外墙,以及黑漆大门,仿佛将观者的思绪拉回了1921年的上海。
首先来到的是纪念馆宣誓厅。宣誓厅悬挂着巨幅中国共产党党旗,面对党旗,传媒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陈羿霖同志带领各党员和预备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大厅,令人动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
接下来,大家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展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书记和实物;在瞻仰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时,大家一起细数了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姓名。
在纪念馆的墙上有一句题词。这是1956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到此视察时所作:“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走过这面墙,很快就到了楼梯,通过楼梯大家来到了召开一大会议的客厅。客厅正中是一张长方形的西式大餐桌,桌上摆放着茶具、花瓶和紫铜烟缸。餐桌四周围着12只圆凳,东、西两壁各有茶几1只,椅子2把,靠北墙板壁处还有两斗桌1只。客厅内所有家具物品的陈设均按有关当事人的回忆,根据原样仿制,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客厅内的保安神情肃穆,参观的人也保持着安静,所有人都对这间屋子和发生在这里的伟大历史时刻抱有极大的尊崇之心。
此时瞻仰会址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所有人都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了深刻的体会,对于党的初心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题词正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动荡的时代,从微小走向壮大,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复兴之路。瞻仰一大会址,正是为了让党员们重温那段岁月,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