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马中红

时间:2018-05-11 浏览:3679 设置

姓名

马中红

导师近影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学院教师

技术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苏州大学

个人简介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凤凰传媒学院广告研究所所长,出版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苏州市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特聘研究员、穗港澳青少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才研究会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之声”专家团成员、《中国广告》学术顾问、中国公共关系学会理事、中国广告与传媒发展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 承担博士生课程《新媒介技术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硕士生课程《媒介与亚文化理论与案例研究》、《品牌传播研究》、《数字出版理论与实务》,本科生课程《广告管理学》、《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等。

研究方向

新媒介青年文化研究(博士)传播学专业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学硕和专硕)、性别与传媒研究(学硕)出版专业数字出版方向(专硕)

获奖情况

荣誉

科研

1、 2014年,专著《COSPALY,戏剧化的青春》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获“2013年《中华读书报》百佳好书”;2015年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2、 2014年,主编的《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获“2013苏版好书”奖;3、 2013年,论文“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现象研究”获团中央“2012-201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优秀成果奖”;4、 2010年论文《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获苏州市第十届新闻理论作品奖二等奖;5、 2009年专著《被广告的女性——女性形象的传播与话语阐释》获苏州市第九届新闻理论作品奖一等奖;6、 2008年合著《东西方比较文学史》,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本人为第一副主编);7、 2008年获苏州大学苏鑫奖科研奖8、 2007年论文《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获“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9、 2007年论文《在中国,谁能管广告?》,获中国广告协会“首届中国广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

教学

1、 2013年《新媒介与亚文化研究》获苏州大学卓越人才计划之“精品课程”;2014年获江苏省研究生创新的工程项目之“优秀课程”2、 获2011届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3、 2010年《广告策划与创意》评为苏州大学精品课程4、 2008年获苏州大学建行奖教学奖

科研项目

(近年)

1、 主持国家财政部专项资金课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在构建健康网络环境中作用研究”(课题编号:ZD201502)子课题“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课题编号:ZD201502-2)的研究(2015-2016),在研;2、 主持江苏省第二期优势学科“设计学”子课题“新媒介设计与文化创意”方向的研究(2014-2017),在研;3、 主持苏州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青年的数字化生活与都市文化研究”(2013-2016),在研。4、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社科项目“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变迁”(2013-2016),在研。5、 主持苏州市团市委委托项目“苏州青年文化旗舰活动及苏州青年精神提炼”(2013-2014),已结项;6、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2008—2013年),已结项。7、 主持共青团中央研究课题“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现象研究”,(2012-2013年),已结项;8、 独立承担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广告女性形象与话语阐释”,(2004-2007年),已结项;9、 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告传播批评学”;(2007-2009),已结项;10、 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东方与西方:文学的交流和影响”(第2参加者),2002-2005年,已结项

科研成果

(近年)

论文

一、主要学术论文1. 《青年亚文化:文化关系网中的一条鱼》,《青年探索》2016年第1期;2. 《脱逸:青年亚文化的美学趣味》,《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6期;3. 《2012年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青年探索》,2013年第6期;4. 《在破坏中建构:“小时代”的亚文化语言》,《文化纵横》2013年第5期;5. 《新媒介与青年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6. 《亚文化音乐传播的新媒介空间》,《媒介批评》,第五辑,2013年1月7. 《她们的世界——幻想主题修辞视野下对同人女群体的解读》,《上海文化》2012年第6期8. 《身份认同:Cosplay亚文化的实践意义》,《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 9.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理论研究及其批评》《青年探索》2011年第4期10. 《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11. 《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1612. 《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研究》,《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13. 《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4. 《广告女性形象与权力话语关系论》,《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15. 《网谈录:比较文学方法的跨学科应用及其前景》,《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 16.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文艺研究》2007第1期17. 《“中国鬼魅”的多重隐喻》,《外国文学评论》,春季号,2007年1月18. 《性感尺度与文化差异——中外广告女性形象监管话语比较》,《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19. 《全球工业文化产品的复制与创新——评“中国好声音”》,《中国广告》2012.1220. 《新媒体发展大事记及广告模式的演变》《中国广告》2011.521. 《中美黑客亚文化比较研究》,《深圳大学学报》2010.522. 《典型人物影像叙事的策略创新》,《中国电视》2010.5(第2作者)23. 《苏州老字号品牌发展的内忧外患》,《中国广告》2010.224. 《技术操纵:网络营销的隐形杀手》,《中国广告》2009.725. 《百度和谷歌商业模式比较》,《中国广告》,2009.326. 《2008,中国广告冰火两重天》,《中国广告》2009.227. 《两个八分钟与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广告》2008.1228. 《国际品牌广告违规事件背后的推手》,《中国广告》2007.1229. 《品牌成长与外部生态环境》,《中国广告》2007.1030. 《谁该挨第一板子?》,《中国广告》2007.731. 《文化敏感与广告跨文化传播》,《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二、 主持的大众媒介上的主要学术对话1、 《新媒介让青年亚文化空前活跃丰富,也良莠不齐》,《东方早报》2012年5月11号,两整版。2、 《亚文化,不可忽视的另一种力量》,《南方周末》2011年1月28号,整版3、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东方早报》,2011年3月4号,整版4、 《苏州日报》大型文化活动“塔影对话”,2011年整版发表;分别为:《凤姐为什么这样红》,《微博的世界》,《Cosplay戏装背后的青春》,《网络语言:不雷人不罢休》,《亚文化音乐:我曾经问个不休》,《粉丝,我迷故我在》,《今天,你搜了没有?》,《亚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三、 为《中国广告》策划和组织的研究专题1、 “学术观点”专栏,2005年—2006年共六期;2、 “和谐社会中的广告监管”专题研究,共6万字,载《中国广告》2006年第12期3、 “中国品牌八大传播症结”专题研究,共6万字,载《中国广告》2007年第10期4、 “盛世危言——网络营销传播的生态危机”,共5万字,载《中国广告》2009年第7期;5、 “广告学堂——企业如何触网”,共4万字,《中国广告》从2009年第7期开始连载,每期一篇,共十期。

专著

1. 主编系列出版物《青年亚文化年度报告》2012年、2013年、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2014年6月;2015年9月2. 《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与陈霖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3. 《网络那些词儿》(与陈霖合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4. 主编《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七卷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5. 《COSPLAY,戏剧化的青春》,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6. 《被广告的女性——女性形象传播权力话语研究》,新华出版社,2009年1月;7. 《广告整合策划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8. 《广告文案创意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1月;9. 《广告策划创意》(两人合著,教材),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3月。10. 《东西方比较文学史》(合著,第一副主编,撰写10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国际交流与合作

1、2005-2006年,韩国大邱大学客座教授2、2015年5月赴台湾世新大学访问交流3、2015.2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及中华传媒与比较研究中心(C-研中心)访问学者 4、2015年2月4-5日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数位时代的传播教育:问题与挑战」工作坊5、2015年2月6-7日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Compar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views, Showcases, and Theoretical Advancements国际会议6、2014年4-5月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圣克鲁兹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交流7、2013年4月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交流

其他信息

返回 原图
/